Search

看得到的口罩價格都管不好,如何管好看不到的病毒?

台灣的市場平時都可以「無風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看得到的口罩價格都管不好,如何管好看不到的病毒?

台灣的市場平時都可以「無風起浪」,2年前的「衛生紙之亂」,以及更早在馬英九執政時代的「米酒之亂」,都台灣人為了蠅頭小利,而造成重大的社會事件,有如「混沌理論」中的蝴蝶揮動翅膀,造成了熱帶氣 旋,演發成風暴。

一般醫用口罩的價格相當透明、清楚的,醫院販賣機賣的2個10元(一個5元)是慣常的天花板價格,因為在醫院有其必要性、便利性,所以價格會貴一點。當然市場機制下,一個口罩要賣5毛錢,還是500塊錢都供需合意的結果,就像一雙NBA小飛俠的紀念款球鞋,可以炒到上萬元,也是一個願捱,一個願打,或是聯手拉抬行情,但是這毫無必要性、安全性,就無可厚非了。

我看了媒體報導,口罩8元統一售價被嫌太貴衛福部說明價格是這樣訂出來的-風(https://www.storm.mg/article/2234667)
超商限量每人3個口罩,每個賣8元,當然這是一個可付公評的事,因為這涉及到安全性、必要性外,還有一個公益性,因為這是防疫的民生必需品,有其剛性需求,價格就不可能會是8元這麼高。行政院既然要求「統一徵用,統一調度」,從風傳媒的報導來看,衛福部次長何啟功表示,衛福部疾管署春節期間釋出的戰備口罩,是先前所購置,由於4500萬片存量比最低的戰備存量要多很多,因此選擇在春節期間對外釋出。四大超商的口罩售價,是經濟部召集所有通路商後所訂下來的,由於四大超商與網路平台等通路,每家業者的物流成本不同,「有些超商的口罩取得成本比較低,可以以接近成本價格銷售口罩,但取得成本較高的業者主張『這樣不行』,經濟部居間折衝後,才會出現8元的統一售價。」何啟功表示,超商販售的口罩有很多種,有些是一盒50片,有些是一盒20片,也有二片或單片販售的,醫院自動販賣機販售口罩,售價大約是10或15元,口罩價格的訂定是市場機制,先前衛福部釋出的戰備口罩,透過四大超商販售,經濟部要求每人限購3片,超商業者販售過程,除了考慮取得成本之外,還要考慮到口罩分裝的人事成本。每個超商通路成本不同,在春節結束開工後,口罩價格應該會回到原本市場機制。

如果上述風傳媒報導何啟功的話是真的,他就愧為衛福部次長,因為他不是主管市場機制的主管官員,而是防疫作戰主將之一,他必須了解醫用口罩的標準、規範,合格廠商有多少,產能、每日產量有多大,還有多少成品庫存,原料是否充分,在未來一個月內的需求量應該是多少?供應如何障?以及分配的優先順序。最後才是價格,因為前述的事項決定了成本,都是可以明確計算、統計分析出來的,口罩材料、製作、包裝成本加上一定的物流、銷售成本,這些在市場上都是透明的資訊,哪來的「取得成本不同、物流成本不同,所以售價不同」?

各媒體也報導「新竹紙口罩一盒販售800元 網友打1922超失望」,這也不令人意外,一盒的美固牌口罩100個,平時賣70元,也就是每個7毛錢,但是現在賣到800元(每個8元,符合政府每個8元的指導價格),這不是哄抬炒作,什麼才是哄抬炒作?來自 <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14/4311115>

然而最重要的事並不是口罩一個漲了多少錢,而是美固牌口罩是否是有效的防疫醫用口罩?這點在新聞中沒有報導,也查不到。民眾打1922,如果報導內容無誤,1922也不過是個擺飾罷了。

如果7毛錢一個的口罩是可以符合規範的,那麼它的成本不是更低嗎?到底口罩的成本是多少,衛生部門必須掌握品質、價格,非常時期才能「統一徵用、統一調度」,否則衛福部只是在亂中添亂,增加不必要的民怨而已。

既然口罩是防災的必需品,政府要控管,就要以平實的價格來供應社會大眾,如果要有人哄抬,發國難財,動員警政、衛生部門嚴打,以目前全民都會用手機上傳影片、照片到社群網站,看誰還敢哄抬口罩價格?

另一方面,把握80/20原則,把各零售大通路掌握好,如果有人以「物流成本、管銷成本太高」要求漲價銷售,就予以公布,排除在統一調度的名單之外,我相信沒有一個通路敢造次。

非常時期,有非常作法,如果衛福部連這點都做不到,台灣的防疫才真的岌岌可危了,這次沒有大規模流行,只是運氣罷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子日:「六十而耳順」,但是我一點也不「耳順」。 你耳順嗎?不順,就請支持我,讓我們一起來改變! (更完整的政見、觀點,詳見粉絲團貼文)
View all posts